
日前,第四屆中國重大工程數字生態大會暨第五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應用大賽優秀作品交流會于浙江杭州落下帷幕。公司申報的三項成果從全國1586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其中“BIM技術在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的創新應用”榮獲一等獎,“BIM技術在南京片區項目群中的綜合應用”及“BIM技術在青島地鐵15號線一標的施工深化應用”榮獲三等獎。
“新基建杯”系列比賽是全國總工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指導、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權威賽事,在智能建造領域具有廣泛的專業認可度與社會影響力。
在成果“BIM技術在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的創新應用”中,公司數字化中心借助數字化平臺,采用數字化設計手段,在平臺下協同作業,實現了輔助施工場地標準化建設、技術交底、安全、質量、進度以及信息化管理、數字化移交等工作。創新應用方面,信息化中心在BIM模型應用、復雜工藝節點模擬應用、三維可視化技術交底中取得了一系列亮點及成果:以參數化技術為切入點,將BIM技術與施工生產各項流程相關聯,深化“BIM+”應用的研究,形成“BIM專員+遠程控制”的聯動管理體系;通過三維模型直觀展示出停車場出入線與璧銅線的空間關系,輔助項目部進行安全風險源排查;根據空間關系在模型中進行吊裝設備模擬布置,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深化,真正起到模型對施工的指導作用。信息化中心聯合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項目通過BIM技術實現施工圖三維數字化審查,預測多專業綜合協同作業,重點解決了轉體橋等過程管理難題,提前化解施工安全質量管控風險。
申報成果“BIM技術在南京片區項目群中的綜合應用”中,公司數字化中心團隊緊跟現場進度,結合現場施工的實際問題展開應用,利用BIM技術進行參數化支吊架設計、腳手架安全性節點論證、PC構件(疊合板)深化;在臨建方面,展開指導施工,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深化,真正起到模型對施工的指導作用;在數據互通方面,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定制的基于“鳳翎平臺”集成了項目公司和施工方的兩級、五方責任主體,涵蓋了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全流程功能,以數字化手段實現進度管理、質量管理、設計管理、模型管理等進程,全面提升了工程質量管理水平。
申報成果“BIM技術在青島地鐵15號線一標的施工深化應用”中,公司數字化中心團隊結合國內及青島地鐵集團應用標準,圍繞項目特點開展施工階段BIM深度應用。在落地應用方面,實施了綜合管線遷改、交通疏導模擬、施工臨建布置、三維可視化交底、VR技術應用及平臺管理等,全面挖掘BIM技術價值;在創新應用方面,運用720云技術展示場地布置,開展裝配式鋼筋籠方案模擬,取得了顯著的管理效益與經濟效益。
本屆大賽共收到1586個有效作品,作品涵蓋智能建造、建筑工程、基礎設施、人工智能AI應用等多個領域,經過200余名專家初審、復評、答辯、公示等環節,公司提交的參賽作品從眾多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充分體現了公司成熟的BIM應用實力。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