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由水電五局承建的河南魯山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碾壓混凝土填筑完成,為后續大壩順利封頂及電站整體投運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壩所在河谷呈“V”型,兩岸岸坡下陡上緩,坡度多在30-50度之間,河段底部多為高10-30米的陡崖,河道寬度約為10-30米,大部分布置的施工便道僅能保證施工機械通行,加之壩肩邊坡開挖高度大、坡度陡,左壩肩最大開挖高達110米左右,右壩肩最大開挖邊坡高達93米。
項目部秉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思路,以系統謀劃破解難題,以創新舉措突破瓶頸。在施工組織上,項目部組建攻堅團隊,創新采用“立體分層+左右岸分倉通倉澆筑”模式,垂直方向將壩體劃分為基礎層、標準層、溢流面等多個作業段,實現清倉、澆筑、養護同步推進;水平方向按左右岸壩段劃分實施通倉澆筑,配合滿管溜槽入倉工藝大幅提升混凝土輸送效率,有效解決“V”型河谷澆筑難題。針對傳統碾壓質量把控難的問題,團隊引入智能碾壓設備,通過設備搭載的定位系統與壓實度監測模塊,實時采集碾壓軌跡、遍數及壓實強度數據,實現碾壓全過程可視化、可追溯,徹底打通施工“質量生命線”。針對運輸瓶頸,項目團隊從山體側面開辟3條機械專用通道,大幅提升了施工人員通行和材料運輸效率,為通倉澆筑的連續施工提供堅實保障。
該項目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儲能項目,下水庫最大壩高93米,壩頂總長309米,總庫容846.7萬立方米,電站建成投運后,可節省火電煤耗25.10萬噸,相當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89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0.95萬噸,電站主要承擔河南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對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