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9日,波斯灣的海風裹挾著中沙合作的暖意,掠過沙特東部省朱拜勒市拉斯海爾工業園區。當最后一條 YES 項驗收節點順利閉合,由水電五局承建的沙特國王港項目P4包最后一座陸域建筑物——B303多功能建筑順利移交的瞬間,現場掌聲與波斯灣浪潮共鳴。六載櫛風沐雨的奮斗征程,在此刻凝結成中沙共建“一帶一路”的嶄新印記。作為中東首個超億噸級海洋工程基地的核心標段,P4包 48座陸域單體建筑率先實現整體移交,不僅為沙特“2030愿景”注入硬核動能,更以“中國建造”的精度與速度,在波斯灣畔筑起跨越國界的合作豐碑。
超級工程:承載兩國愿景的 “世紀藍圖”
沙特國王港項目,由薩勒曼國王親自奠基并賦予國家戰略使命,是沙特撬動全球海洋工程產業鏈、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關鍵一子”,更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 愿景”深度對接的標桿項目。項目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與 IMI 國際港務合資公司聯合投資,山東電建牽頭EPC總承包,水電五局承建的 P4 包,涵蓋大型鋼結構廠房、海岸警衛隊營地、綜合辦公樓等核心設施,是整個港口實現“船舶建造 + MRO 服務”雙功能的核心支撐。
這座被業內稱為“海洋工程巨無霸”的超級項目,每一組數據都彰顯著世界級水準:本項目創造了多個世界之最:占地面積11.25平方公里--全球規模最大的超級船廠;巨型龍門吊聯合吊裝重量達2100噸--吊裝能力位居全球前列;25000噸的升船能力--全球最大的升船機系統;碼頭總長7公里--全球最長的碼頭。
這一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始終受到公司高度重視。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崢親赴現場指導;副總經理付亞東多次駐場指揮;國際公司項目班子及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專班,從公司各項目調集優質資源,精準服務,為項目高效推進注入強勁動力。項目團隊發揚“五局鐵軍”精神,倒排工期、壓實責任、科學組織,以一系列有力舉措保障了項目高質量履約。
攻堅克難:在“烤箱與風沙”中挺進
沙特的施工現場,是對建設者意志與智慧的雙重淬煉。夏季地表溫度峰值突破 52 攝氏度;春秋季的“沙暴季 更具挑戰,“這里的施工環境,是對‘中國建造’極限的考驗。” 項目負責人左祥的話,道出了團隊面臨的嚴峻挑戰。
面對高溫、大風等復雜條件,項目團隊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科學組織施工,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質量與安全管控,有力保障工程順利推進。為此,項目實行夏令時工作制,并持續供應綠豆湯、補鹽液、冰水,配備空調大巴與急救空調房,全面做好后勤保障,確保施工不間斷。
面對沙特阿美被譽為“全球最嚴”的驗收標準,項目團隊深度踐行“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以系統思維推動科學統籌與精準施策:
在技術攻堅方面,團隊不僅對原有設計方案進行多輪優化,更將質量控制貫穿于施工全過程。通過引入高精度測量儀器與數字化監控系統,實現對關鍵工序的實時數據采集與偏差校正,有效保障了施工精度符合超高規范要求。
在管理創新層面,項目團隊預判長周期材料可能出現的供應風險,提前啟動采購程序,并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密切監控各類材料的生產與發運進度。同時,通過構建資源調度模型,靈活調整人力與設備配置,顯著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
在協同機制上,團隊主動加強與業主及分包商的常態化溝通,構建起包括周例會、專題協調會在內的多層面對接渠道。通過建立“快速響應小組”,針對業主提出的問題與建議做到即收即處,大幅壓縮了問題閉環時間,從而有效提高了驗收環節的通過率。
尤其在項目收尾移交階段,面對移交節點逼近,團隊進一步強化了現場技術服務力量,優化采購管理流程。通過推行“清單式消缺”管理,將尾項整改任務逐項分解、責任到人、限時完成;同時實施“流程化移交”機制,明確各環節簽字確認標準與移交路徑,最終高質量完成所有整改任務,實現了項目高標準交付。
科技賦能,展現中國“智造”
在P4包陸域建筑施工中,BIM技術得到系統化、深層次應用。陸域建筑涵蓋大型鋼結構廠房、辦公樓、小型廠房、海岸警衛隊建筑群及各類配套設施,結構復雜、專業交叉、工期緊張,對設計精度與施工協同提出極高要求。
項目團隊運用Revit、Navisworks、Civil 3D等軟件,建立建筑、結構、機電等多專業三維模型,實現從設計到施工的正向流程。通過模型開展碰撞檢測、施工模擬與技術交底,有效規避傳統二維圖紙中的設計沖突與疏漏,顯著提升設計質量與施工效率。
施工階段,BIM模型廣泛應用于圖紙提取、構件定位、管線綜合、方案編制與質量驗收,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結合自主開發的BIM插件,實現構件信息提取、工程量統計與4D進度模擬,支撐現場精準施工與材料管控。
此外,項目將BIM技術深度融入安全管理,通過三維可視化模擬施工現場環境與危險源,輔助安全培訓與交底。結合“智慧工地”系統,實現人員實名制管理、視頻監控與質量追溯,確保工程建設安全可控、質量可溯。
該技術體系的應用,顯著優化了施工組織與資源配置,在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與安全保障等方面成效顯著,為后續類似大型工業與基礎設施陸域建筑項目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建造經驗。
項目質量與安全始終保持高水平。質量驗收共38707項,一次驗收合格率達99.16%。在安全管理方面,項目堅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則,累計實現3900萬安全工時無事故記錄,其卓越的HSE管理業績多次獲業主阿美及總包方山東電建表彰。
六載耕耘:從藍圖到豐碑的跨越
回望六載征程,每一個關鍵節點都鐫刻著中沙共建的足跡:
2020年1月 30 日,陸域建筑 A301 首倉混凝土澆筑,在疫情初期的不確定性中,項目以“封閉管理 + 閉環施工” 的模式,邁出建設第一步;
2021年9 月20 日,A304-2 建筑順利封頂,作為項目首棟封頂的辦公樓,其施工質量獲得沙特阿美首次書面表彰;
2022年12月19日,5 個工業氣站基建部分拿到首個機械完工證書,標志著項目從“土建施工”向“功能交付”轉型;
2023年12月28日,首個大型鋼結構建筑 A203 移交,其“BIM 全流程應用”模式被總包方作為范本推廣;
2024年11月7日,A 系列5座建筑和1個結構物集中移交,特阿美項業主代表納賽爾(Naser)在慶典上豎起大拇指:“中國團隊創造了中東船廠建設的速度奇跡!”
2025年7 月1日,項目在B303處舉行陸域建筑階段性勝利慶典,項目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受到業主表彰;
2025年10 29日,沙特業主項目經理哈拉夫(Khalaf)簽發表揚信,稱贊“P4 包的交付,為沙特海洋工程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是中沙互利合作的典范”。
在10月30日的全面移交慶典上,沙特業主代表塔里克Teraiki親臨現場,他表示:“六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戈壁;如今,現代化建筑群拔地而起。中國建造的實力,讓沙特‘2030 愿景’的海洋夢想照進現實。”他希望項目團隊繼續發揚優良作風,圓滿完成全部任務。
當前,項目已進入收尾沖刺階段,建設者們正全力攻克“1130”海域節點 —— 全球最大 25000 噸級升船機系統空載試驗。從戈壁荒灘到超級港城,從技術標準到合作精神,沙特國王港項目不僅交付了 48 座建筑,更交付了中沙合作的信任與未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壯闊畫卷中,這座波斯灣畔的超級工程,正以“中國智造”的底色,書寫著跨越國界的共建篇章。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