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曉時分,晨光刺破云層,將束束金色的光輝灑向若羌戈壁,遠處的阿爾金山在晨光中展露出它蒼茫的輪廓,遠山如黛,近沙如金。在這片遼闊而詩意的天地間,測量隊長鐘霖早已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正俯身在全站儀前,那雙粗糲的手正在微調著儀器的角度,古銅色的臉龐見證著他與風沙為伴的歲月,而他的眼神中始終保持著測量人特有的專注與篤定。
“鐘哥一直給人一種讓人安心的、可靠的感覺。”這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鐘霖個子很高,但挺拔的身姿從不給人壓迫感,反而因為他微微前傾的傾聽的姿態顯得格外親切。他的聲音洪亮而溫和有禮,在工地上指導作業時他會特意放慢語速,確保自己每個指令都清晰明了。每當測量團隊面臨壓力,他那沉穩的語調總能讓大家重拾信心去找到突破口,讓他在測量團隊中不僅是技術上的標桿,更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同行者。
鐘霖的測量之路是用八年時光一步一步踏出來的。2018年,他在金峰項目開始了測量之路,從最基本的測量放線做起,把每一次作業都當作淬煉技藝的機會,三年后他轉戰硬梁包項目,經歷復雜地下洞室群測量的磨練逐步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測量骨干。如今來到若羌項目,作為測量隊長的他肩負著帶領團隊的重任,用專業詮釋著新時代測量人的擔當,為這座超級工程的崛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淬于毫厘的成長
2018年,鐘霖進入五局成為一名測量員,“我進入測量行業時已經算大齡選手了”,鐘霖笑著說,“光放個線是很好學的,但測量的靈魂是什么呢?靈魂就是理論知識。我深知測量這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重要性,所以我就花更多的時間去和我的師傅,還有行業中優秀的測量員請教。萬事開頭難嘛,有困難自然是迎難而上,機會來了誰又愿意輕言放棄呢。”那時的鐘霖白天跟著師傅、同行學習,晚上鉆研專業書籍,把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緊密結合,這種努力鉆研的態度使鐘霖的水平在短期內有了明顯的提升。
2020年鐘霖來到硬梁包項目,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項目啟動初期,測量工作的重擔落在了他的肩上。“當你要去自己要去獨自去面對、負責一個任務的時候,那個時間的成長是最快的。”鐘霖回憶道。那時他背著沉重的工具與儀器走遍各個區域,每天都在解決新的問題,他的技藝也在這實踐中不斷精進,從基礎測量放線到高精度控制網的復測和加密再到復雜的地下洞室成果貫通,每個環節都經過他的反復推敲。2021年,技術得到快速成長和鍛煉后的鐘霖和測量團隊面臨到了巖錨梁施工,“整個廠房巖錨梁長度170多米,孔間距30cm,上下游豎向光爆孔和斜面光爆孔總計2000多個。"這段經歷讓鐘霖至今仍記憶猶新,他帶領項目部測量團隊全程參與把控,從樣架校核到孔位放樣每一個環節他們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最終,精細化的測量控制為鐘霖和他的團隊換來的是半孔率均超過90%、巖錨梁澆筑體型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的優異成績,巖錨梁成功的開挖和澆筑也讓項目部獲得業主的一致好評。
在團隊與山河間定位
鐘霖對精準的執著追求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的團隊管理理念中。從新人一步步成長為團隊負責人,他始終堅信優秀的團隊建設始于專業精神的傳承,發揚自精準的規劃中。而他在日常管理中始終注重安全生產意識的灌輸,也無時無刻關心著隊員的專業成長。
鐘霖嚴肅地說道“安全生產是必須落實在骨子里的意識,我經常告訴我的團隊成員和徒弟們:測量工作中當你認為工作有危險,我們可以再想其它辦法,但不要擅自操作、冒險作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生命只有一次。”
“測量工作就像人生,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點,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對徒弟們,鐘霖會采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方法,并精準地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幫助他們制定成長計劃。在他看來,職業規劃就像工程測量,需要精準定位、分階段實施,幫助徒弟明確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和要達到的目標。在面對性格內向但做事專注的徒弟小魏時,鐘霖常常鼓勵他:“別人一天完成50個斷面圖,你能完成70個而且保證精準,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說到這里,他總會微笑著拍拍小魏的肩膀,語氣誠懇地補充:“但終究有一點,你要有自己的一個規劃,要自己明白自己想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而面對性格外向活潑的徒弟時,鐘霖則會側重培養他們管理團隊的能力與大局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鐘霖常常叮囑他們的一句話。
2023年9月,在備戰業主組織的測量技能大賽期間,鐘霖積極組織隊員們系統梳理專業知識,強化實操技能,最終團隊以精湛的技藝和穩定的發揮奪得第一名的榮譽。這個榮譽不僅證明了團隊的專業實力,更展現了鐘霖科學管理方法的成效。
心海之錨,使命如磐
每個人都有著支撐著他前行的動力與精神,當筆者問起鐘霖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真摯而動人:“我一直很感恩五局,不僅僅是因為五局為我提供了一個穩定的保障,也因為公司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了很多磨練技藝、提升自我的平臺,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只要踏實肯干還有機會評上勞模呢。所以在我心里,長期認真的干這份工作,把這份工作干好就是我心里最根本的錨點。”
鐘霖這段話讓我不禁深思:在這個充滿選擇的時代,能夠找到值得托付終身的事業,并以赤子之心相待,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而鐘霖的話語中透露出的,不僅是一個工程人的職業操守,更是一種將個人價值融入時代洪流精神。他所說的"錨點"恰恰是最稀缺的定力。
這份感恩之心化作了鐘霖對工作的無限熱忱。"以前剛工作時對成就感沒什么概念,”他回憶道,"但真正從頭到尾全程參與了硬梁包項目后才體會到了自己的成長。這種成長是能明顯感受到的,回過頭看當初的想法,會發現自己的認知已經完全不同了。我們建成的每一個工程,都是對專業的堅守,也是對自己的交代。踏踏實實做好每個項目,建好每座工程,這就是我們對自己職業生涯最好的詮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幸運的是我站在了電建集團這個巨人的肩上,正因如此,我們更要不負時代,為我們的后人留下一些東西吧,這就是我認為的最大的成就感。"
是啊,“為我們的后人留下一些東西”,這個概念對于從前的我來說似乎太過于遙遠和龐大,而直到今天,當我親身參與到水電建設者這個集體中,第一次與像鐘霖這樣的建設者并肩而立,第一次親眼見證著戈壁中慢慢“長”出一座座建筑,想到這重重山脈間將誕生目前新疆最大、南疆首座開工的抽蓄項目,我方才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分量,我們,正從事著一項偉大的事業。
夕陽西下,戈壁的風沙依舊,望著這片正在被改寫的土地,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山河為證"。我們正在以最樸實的方式,在這片廣袤的戈壁上共同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詩篇。我們或許不會留下名字,但我們留下的每一個工程,都將成為這片土地永恒的印記。真正的“心標長明",不在于一時的輝煌,而在于日復一日的堅守,不在于個人的榮光,而在于將生命融入更廣闊的事業。就像那戈壁上的燈火,雖不耀眼,卻能穿透黑夜,照亮前路。我們有幸成為這詩行中的一個標點,雖然微小,但未來的某一天萬家燈火會因我們今日的堅守而更加璀璨,這便是對"山河為證,心標長明"最好的詮釋。
| 【打印】 【關閉】 |